■ 資金管理中心 蘇曉紅
高盛很多時候是一種符號,代表美國最發達也最殘酷的金融文化。所以我們可以經常在各種電影、書籍里看到高盛的身影,有人愛它,因為它提供了最自由的空間;有人恨它,因為它在他身上榨取了巨額的利潤。起訴高盛顯然是后者。
《起訴高盛》列舉了諸多中國企業因為高盛或者其他國際投行營銷的外匯、商品衍生產品而虧損幾十億美元的例子,一方面說明因為中國企業的無知和貪婪導致虧損,另一方面痛斥高盛在早已對市場走勢有預判的情況下,在市場拐點設計以現有走勢會延續下去為假設的產品,產品實質上是誘拐中國企業以不可思議的低價賣出一個風險極大的期權,高盛則從中謀取暴利。中航油等等央企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然而風波過去,陣痛淡忘,投行就換一個產品繼續新瓶裝舊酒,繼續光鮮亮麗地四處營銷。原油價格在140美元的時候,中國企業賭原油會繼續漲,澳元對美元在0.9的時候中信泰富賭澳元會繼續漲,當一場金融危機襲來,原油從140暴跌到40以下,澳元從0.9暴跌到0.6,虧損就這樣鋪天蓋地地來了。
我因為工作關系,時常會接待銀行的營銷人員,印象特別深的是,在去年811匯改之前推薦賣出美元兌人民幣看漲期權,去年推薦兩年期美元人民幣平價遠期結匯,做這些產品可以獲得比普通的遠期更優惠的價格等等。每每遇到這樣的產品,我都會冷靜地想一想,這樣的產品我到底賣出了哪一個期權,我獲得了哪一個期權,如果將銀行的產品拆解開來,單項期權會是什么樣的報價,我究竟需要的是哪一個期權?這樣分析下來,果然就避開了很多陷阱。
高盛作為一種文化象征,經得起多大榮耀,當然也經得起多大詆毀。相比之下,中國的企業,就連中國的銀行,在產品定價權、產品模型設計上都水平有限,在遇到國際投行、銀行產品營銷時,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市場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不能被銷售人員所蒙蔽。
推薦《起訴高盛》,值得多看兩遍。